如何努力工作

如何努力工作

2021年6月

乍看之下,关于如何努力工作似乎没什么可学的,上过学的人都明白该怎么做,哪怕自己选择偷懒。连12岁的孩子都能拼命学习。但如果说我现在比学生时代更懂怎样才算「真正努力」,答案绝对是肯定的。

我现在确信,如果你想成就伟业,就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我小时候对此并不确定。学校作业的难度参差不齐,并非总要拼命努力才能成功。那些名人做的事,有些看来几乎毫不费力。我不禁想,是否有某种方法,能仅凭出众的才华就避开努力工作?如今我知道了答案:没有。

有些科目看似简单,其实是因为学校要求不高;那些名人看似轻松,背后却是多年苦练,他们只是举重若轻。

诚然,那些名人通常也天赋异禀。成就伟业需要三大要素:天赋、练习与努力。具备其中两者也能小有成就,但要做到顶尖水平必须三者兼备——既要过人的天赋,又要大量练习,还要全力以赴。[1]

以比尔·盖茨为例:他不仅是同代商界最聪明的奇才,也是最勤奋的劳模。「二十多岁时我从未休息过一天,」他说,「一天都没有」。梅西亦如此,虽然天赋过人,但他的青年队教练提起他时,最难忘的不是他的球感,而是玩命的训练态度和必胜的执念。如果硬要评选 20 世纪最佳英语作家,我大概会投给 P. G. Wodehouse。他的文字堪称「举重若轻」的典范,但背后却是常人难及的苦功:74 岁高龄时,他仍笔耕不辍。

每当我写新书时,就像我说的,总感觉是从文学园子里摘了酸柠檬。说来倒是好事,毕竟小心才让人字斟句酌,每句话改上十遍,甚至二十遍也不稀奇。

你觉得这已经够夸张了?但比尔·盖茨更极端:整整十年没休过一天假?这两位天赋已经是顶尖,偏偏还拼到了极致。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

道理看似浅显,现实中却有点难以理解。天赋与努力间总萦绕着某种「非此即彼」的错觉。一方面源于流行文化根深蒂固的叙事,另一方面则因为突破常规的天才实在稀有。超凡天赋与极致勤奋本就罕见,二者兼备者则更是罕有。你遇到的大多数人往往偏执一端,但如果你想脱颖而出,二者缺一不可。既然天赋高低已经很难改变,那么所谓成就伟业,归根结底就是往死里努力。

当目标明确,且由外界强加时(比如在学校),努力是直截了当的事。这其中也有些技巧:你要学会不自欺、不拖延(拖延本质是自欺)、不分心走神、不在遇到困难时放弃——但说实话,这种程度的自律,只要真心想做,连小孩子都能做到。

我从小就学会了如何为那些目标模糊且无人督促的事努力。如果想成就非凡,两种能力你都得修炼。

其中最基础的层次就是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如今我稍有懈怠,内心便警铃大作,虽然不敢保证拼命就必有收获,但懒散就必定一事无成,这种滋味实在煎熬。

这种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和所有孩子一样,我幼时总因为学到新东西而高兴。年岁渐长,这份喜悦逐渐化为一事无成时的自我厌恶。唯一清晰的转折点是 13岁 那年,我彻底戒掉了看电视。

我接触过的不少人回忆说,也是在这个年纪开始严肃对待工作的。当我问 Patrick Collison 何时开始觉得懒散令人不快时,他答道:

大概十三四岁吧。当时的场景我记得清清楚楚:坐在客厅呆望窗外,满脑子都在想:怎么就任由自己浪费暑假了?

或许青春期会有一些变化。这倒也合乎逻辑。

但奇怪的是,认真投入工作的最大障碍恰恰来自学校。他们所谓的「功课」把劳作异化为枯燥无意义的苦役。我必须先看清真实工作的样貌,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一过程漫长,因为即便在大学,许多课堂仍然空洞,有些院系的存在本身就毫无意义。但当我触碰到真实工作的肌理时,我发现自己对工作的渴望便与之交融。

我猜多数人只有先了解工作的本质,才可能爱上它。哈代在《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对此有精辟的诠释:

我记不得年少时对数学有什么「热爱」,数学家的事业在我的想象中也远谈不上崇高。那时数学于我不过是考试与奖学金的代名词:我想击败其他人,而数学似乎是最能确保胜出的武器。

他直到大学期间研读 Jordan 的《分析教程》(Cours d'analyse),才真正触碰到数学的本质。

那份震撼至今难忘,这部启蒙了整整一代数学家的杰作,让我在初读此书时,第一次领悟到数学的真义。

要理解什么是真实的工作,你得学会识破两种「伪」:其一是哈代在学校遭遇的那种。学科为适应教育孩子而被扭曲,往往面目全非,与从业者的真实工作毫无关联[3] 。其二是某些工作固有的虚伪性。它们要么本质空洞,要么不过是瞎忙活。

真实的工作自带一种实在感。虽然并非每项工作都如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那样重要,但每件事都不可或缺。这一标准看似模糊,实则是有意为之,毕竟它要涵盖形形色色的工作类型。[4]

一旦看清真实工作的本质,接下来就要摸清每日该投入多少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靠耗尽所有清醒的时间,对多数工作而言,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工作质量就会开始滑坡。

这种极限时长因人因事而异。我做过各类工作,每种工作的极限时长都不同。高强度写作或编程每天至多五小时,但当年创业时却能全天连轴转。至少在前三年如此。如果持续更久,我恐怕也要偶尔休个假。[5]

探寻个人极限的唯一方式是跨越它。培养对工作质量的敏锐判断,当过度投入导致产出质量下降时,你应该能及时察觉。此时保持诚实至关重要,需要双向审视:既要识别怠惰状态,也要觉察过度消耗。如果认为超负荷工作值得称赞,请摒弃这种观念。这种行为不仅会降低工作成效,更折射出某种自我表现的倾向,即使观众只有你自己。[6]

确定努力工作的极限是持续的动态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工作难度与个人能力时刻处于波动之中,因此你需要持续审视自身投入的程度与实际成效。

努力并不意味着要不断逼迫自己工作。或许有人会如此,但我的经历更具普遍性,只有在启动项目或遇到关键节点时,才需要偶尔自我施压,这时最容易陷入拖延的风险。而一旦我进入状态,就能形成惯性,持续前进。

驱动力因工作类型而异。开发 Viaweb 时,失败的恐惧驱使着我。那时我几乎从不拖延,因为总有事情要处理,而每完成一项就能与穷追不舍的危机拉开距离,那还等什么? [7] 现如今撰写文章,驱动力则是源于字里行间的瑕疵。每写完文章的几日内,我总会陷入焦躁,如犬择栖处般反复踱步。可一旦动笔,我就无需强迫自己工作了,因为文中总有待修正的谬误或待填补的疏漏在推我前进。

我确实会刻意聚焦核心议题。多数难题都有坚固难解的内核,外围则包裹着相对易解的部分。努力的本质,是尽可能的直指核心。有些日子你或许力有不逮,只能处理简单的边缘事务,但你应该始终以逼近内核为目标,同时避免陷入停滞。

关于人生该做什么这个更宏大的问题,正是这种具有坚硬核心的问题之一。核心是一些重要但棘手的问题,而边缘则是不那么重要但较为容易的问题。因此,除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做出的日常小调整外,你还需要在人生的宏观尺度上,对自己要从事的工作类型做出重大调整。原则依然相同:努力工作就是要瞄准核心——追求最具雄心的目标。

然而,我所说的核心指的是真正的核心,而非人们普遍认同的核心。关于哪些问题最重要,普遍共识往往是错误的,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特定领域内。如果你不认同这种共识,而你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这可能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你去开创新的事业。

更具雄心的工作通常也更富挑战性,但你既不应该对此视而不见,也不应该把难度作为决定是否去做的唯一标准。如果你发现某种雄心勃勃的工作对你来说反而较为容易——可能是因为你恰好具备相应的能力,或者你找到了新的处理方法,又或者只是因为你对它格外热情——那就一定要去尝试。事实上,一些最出色的工作,正是由那些找到简单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完成的。

除了了解真实工作的本质,你还需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这并不仅仅是要确定哪种工作最能发挥你的天赋;举例来说,即使你身高2.1米,也不意味着你就必须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你的适合度不仅取决于你的才能,可能更多地取决于你的兴趣。对某个领域的浓厚兴趣能激发人比任何程度的自律更加努力地工作。

发现自己的兴趣可能比发现自己的才能更为困难。才能的类型比兴趣少,而且从童年早期就开始被评判,而对某个主题的兴趣则是一种微妙的东西,可能要到二十多岁甚至更晚才会成熟。这个主题在早期可能甚至不存在。此外,还有一些强大的误导因素需要你学会识别和排除。你真的对某事感兴趣吗?还是因为它能让你赚很多钱?或是因为它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又或者是因为你的父母希望你这样做?[8]

确定自己该从事什么工作的难度因人而异,这是我从小到大关于工作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小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只需要找出这个使命就行了。电影中常常是这样演的,简化的传记也是这样告诉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时确实如此。有些人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就去做了,比如莫扎特。但也有人,比如牛顿,会不安分地从一种工作转向另一种。也许事后我们可以认定其中一种是他们的使命——我们可能会希望牛顿多花些时间在数学和物理上,少花些时间在炼金术和神学上——但这其实是一种由事后偏见导致的错觉。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声音在召唤着他,指引他的方向。

因此,尽管有些人的生活快速趋同,但也会有一些人的生活永远不会趋同。对于这些人来说,找出要从事什么工作并不是努力工作的前奏,而是其持续的一部分,就像一组同时方程中的一个。对于这些人来说,我之前描述的过程有第三个组成部分:除了衡量你工作有多努力和做得有多好之外,你还必须考虑是否应该继续在这个领域工作还是转向另一个领域。如果你工作很努力但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结果,你应该转换。用这种方式表达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实践中却非常困难。你不应该在第一天就因为努力工作却没有任何进展而放弃。你需要给自己时间去上手。但是多长时间呢?如果进展顺利的工作停止进展,你该怎么办?那时你该给自己多长时间?[9]

什么才算是好的结果呢?这可能真的很难决定。如果你在探索一个很少有人工作过的领域,你甚至可能不知道好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历史上充满了人们错误判断他们正在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的例子。

判断是否值得从事某项工作的最好测试是你是否觉得它有趣。这可能听起来是一个危险的主观衡量标准,但它可能是你能得到的最准确的标准。你是在做这些事情的人。谁比你更有资格判断它的重要性,还有什么比它是否有趣能更好地预测它的重要性呢?

然而,要使这个测试起作用,你必须对自己诚实。事实上,这是整个努力工作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在每个点上它都依赖于对自己诚实。

努力工作并非简单地将投入程度调到最大。它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需要在每个环节都精心调校。你必须洞悉真正工作的本质,明确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尽可能瞄准工作的核心,时刻准确评估自身能力和表现,每天投入最大限度的时间,同时不影响成果质量。这个系统错综复杂,难以蒙混过关。但如果你始终保持诚实和洞察力,它会自然而然地达到最佳状态,让你的生产力远超常人。

注释

[1] 在《天才的公交车票理论》一文中,我提出伟大工作的三要素是天赋、决心和兴趣。这是前期阶段的公式;而决心和兴趣则会带来实践和努力。

[2] 我这里说的是以天为单位,而非小时。你常常会在非工作状态下有所突破,比如洗淋浴时或睡梦中突然想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但这只是因为你前一天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艰苦努力。

偶尔度假是好事,但我度假时更喜欢学习新知识。我不会喜欢单纯地躺在沙滩上无所事事。

[3] 在学校里,孩子们所做的最接近真实工作的事情就是体育运动。诚然,这是因为许多运动项目最初源于学校里的游戏。但至少在这一领域,孩子们在做的正是成年人所做的事情。

在普通的美国高中,你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假装做些严肃的事,要么认真地做些假想的事。可以说,后者并不比前者更糟糕。

[4]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到。大多数人,尤其是在职业生涯早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如果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至少你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引导自己的人生。

[5] 高强度工作时间的缩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来应对有了孩子后工作时间减少的问题:转向更具挑战性的课题。事实上,我就是这么做的,尽管并非刻意为之。

[6] 某些文化中存在一种表演式的努力工作传统。我不太认同这种做法,原因有二:(a)它将重要的事物变成了一种拙劣的模仿,(b)它导致人们耗尽精力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不敢断言这种传统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但我倾向于认为是弊大于利。

[7] 人们如此努力地投入创业,其中一个原因是创业公司可能会失败,而当失败来临时,往往既无法挽回又引人瞩目。

[8] 为了赚大钱而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你需要以某种方式解决经济问题,通过一次性赚取大额收入来高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并无不妥。我想,即使你对金钱本身感兴趣也无可厚非;只要你觉得合适就好。关键是要清楚自己的动机。真正需要避免的是不经意间让对金钱的渴求扭曲了你对最感兴趣的工作类型的判断。

[9] 许多人在处理个别项目时也会遇到类似的小规模问题。但是,相比于完全放弃某一类型的工作,认识并接受单个项目的死胡同要容易得多。你越是坚定,这个决定就越艰难。这就像西班牙流感的患者在与自己的免疫系统抗争:你不愿放弃,反而告诉自己,我应该更加努力。谁又能说你的想法是错的呢?

感谢 Trevor Blackwell、John Carmack、John Collison、Patrick Collison、Robert Morris、Geoff Ralston和Harj Taggar为本文草稿提供的宝贵意见。